痰液是一种附着在身体咽喉内部的蛋白质物质,因此一旦咽喉内部产生痰液,会导致不适感。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感冒发烧后咽喉内才会产生痰液,但有些人即使没有感冒也会出现痰液,这时就需要考虑扁桃体炎。那么中医药学上有哪些能够有效治疗咳嗽化痰的中药方剂呢?
1、润肺理脾镇咳汤由甜杏仁、薏苡仁、法夏、茯苓、甘草、橘梗、前胡、苏梗和炙杷叶等药材组成。此方具有良好的润肺理脾、镇咳温肺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症侵袭肺部引起的口干舌燥咽喉痒、反复咳嗽、咳痰等症状。使用时,将药材煎煮后取出药汁,每日早、中、晚各服用一次,空腹服用,每天一剂即可。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特点进行配伍。具体表现为有寒热交替症状的患者,除苏梗外,可加入黄芩;苦口臭味的患者可加柴胡;胸闷气短的患者可加入枳壳。哮喘患者可加入黄芩和苏梗、姜厚朴;痰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加入海蛤和海浮石;咳嗽痰多的患者可加入紫菀、冬花等药材。
2、蝉衣安嗽汤的成分包括蝉衣、炙枇杷叶、橘梗、牛蒡子、前胡、象贝、紫菀、盐车前子(包)、车前草、甘草、黛蛤散(包)。这个方子的功效是宣肺止咳、散风清热解毒。适用于风寒、风热引起的肺疾,咳嗽时有痰欠爽、痰白黏或黄稠,咳嗽时痰少,咽痒,舌红脉弦数。使用方法是每天服用一剂,水煎服。如果伴有咽喉痛,可以添加板蓝根冲剂、沙参。高烧的病人可以加入鹿含草、鲜芦根、鱼腥草根、冬瓜子。咳嗽痰多的病人可以加入竹沥、半夏、桔红,还可以再加清气化痰丸、竹沥达痰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流鼻涕多的病人可以增加蓟,食欲不振的病人可以加焦曲。大便不通畅的病人可以加入全栝楼。
以上是中药方中最有效的化痰止咳方法,现在为大家详细介绍。希望病人朋友们看完后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中药方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也要注意多补充水分,尽量保持饮食清淡,多吃新鲜水果。不要吃过于辛辣、油腻、甜而不腻、腌制的食物,这样才能加快康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