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了解到艾灸对身体有调理作用,但却不喜欢艾烟的味道。因此,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通风,同时还要选择最合适的时间段。
对于艾灸的时间,5H网小编认为最适合的是在闲暇时进行。
古代医学的规矩是根据古人的生活习惯而制订的。古人的生活作息规律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基准的,他们主要从事农业劳作,冬天时可以不耕种。因此,他们白天有很多时间用来养生和治病。
目前我们白天都要上班,所以很难找到时间进行艾灸。可能有人告诉你,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是最佳的艾灸时间段,因为这个时候人体的阳气比较旺盛。但不巧的是,这个时间段很多人都在上班,所以不能在工作时间进行艾灸吧?
因此,最佳时机使用艾灸治疗疾病是在闲暇时间。当你有空闲时,内心平静,不急不躁,轻松自在。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治疗,心态良好,神经得到放松,当然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最适合进行艾灸的季节是夏季。
中医专家表示,夏季是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由于夏天穿的衣服较少,即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里进行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需要脱衣服施灸容易感冒。此外,天气炎热,人体对温度比较敏感,不容易烫伤。
夏天施灸符合中医的理论"冬病夏治",这是最重要的。中医认为,阳虚、气虚的人更适合接受针灸疗法。因为大部分生病的人都属于阳虚体质。艾叶具有温热的特性,是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充人体阳气。而夏天恰恰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将这两者的阳热相结合,使温补的作用更加强劲。因此,在夏季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施灸,补益的效果将会达到最佳。
在日中时分,人的精气神最为旺盛,能够抵御疾病侵袭。因此,这段时间也是最适合进行艾灸的时候,通常是在午时(中午11点到1点)前后。在这个时段,人体与自然界的阳气逐渐增强,并在正午达到高峰。通过艾灸进行调理,在这个时段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像夏季三伏天进行艾灸一样,效果最为明显。
然而,中医也强调,艾灸的具体时间应根据个人而定,需考虑个体的体质和调理症状的差异。例如,调理脾胃功能可选择在早上9点至11点之间进行;而调理心脏功能,滋养心灵则最好在中午11点至1点之间进行。
古代人对于养生艾灸的时间非常注重。他们遵循自然规律,每天的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特点。在一天中,早上人体和大自然的阳气升发,到中午午时达到巅峰,然后逐渐减退。因此,需要补益阳气的人可以选择在上午进行艾灸。如果在晚上进行艾灸来补益阳气,可能会导致夜晚阳气不进入阴,从而引发失眠问题。
艾灸起作用的原理有三个方面。首先,通过施加热力来温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驱寒除湿等效果。其次,艾草本身具备药力,能够通达十二条经络,这在中药中是十分罕见的。因此,经过古人多年的实践和摸索,艾草被确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之一。最后,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灸治,并采用不同的施灸手法。
现代研究发现,燃烧艾灸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非常有效且适用于身体治疗的物理因素,即红外线。根据物理学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放射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更深,最多可达到10毫米,并被身体吸收。研究表明,艾灸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就是红外线,其中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以激活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从而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给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产生的红外辐射可以为身体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和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能量,同时也可以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激活能。而艾灸在穴位上施行时,其近红外辐射能力较高,可以通过经络系统将能量更好地输送到病灶并发挥作用。
另一项现代研究发现,艾燃烧产生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更具强大的作用。施灸后,局部皮肤中的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这种作用是由艾的燃烧产生物引起的。艾的燃烧并没有破坏它有效的药物成分,相反,反而使其效果增强。艾燃烧产生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于穴位处的皮肤上,并通过渗透体内的灸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