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惯,尤其是在吃饭的问题上,这一直是让妈妈们感到头痛的事情。有些孩子无法按时吃饭,有些孩子在用餐时总是不吃或只吃零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接下来我将告诉大家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厌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小儿推拿
让患儿仰卧或俯卧于床上,或坐在母亲的双腿之上;用单手或双手的手掌根,主要是用鱼际腹施力,自上而下地推揉患儿腹部的膻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方5寸处)、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方4寸处)等穴位,连续进行30-50次,可以达到消积导滞、调畅气机、除烦以及安神的作用;推三关(从腕部到肘部,沿着前臂的桡侧边缘向上推揉),可以温暖阳气、补养脾气。
2、捏脊疗法
按摩手法--从尾椎到大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揉捏3次,随后轻轻捏压3次,最佳效果是听到响声。当父母自行操作时,建议每天进行一次,持续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三个疗程效果更佳。捏脊疗法对于各种类型的厌食症儿童都非常适用。
如何处理孩子食欲不振的问题?中医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方法是什么?
3、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通过药物直接作用,药物从贴片中释放到黏膜和皮肤,经过微血管或淋巴管吸收进入全身循环,起到全身治疗作用;二是通过药物刺激穴位,调节经络系统以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脐部是腹壁关闭最晚和最薄的地方,其表皮角质层薄弱,药物最容易穿透弥散,脐下有丰富的动静脉分布,使药物容易进入血液循环。中脘是任脉经的穴位,主要治疗脾胃中焦病变,使用气消胀膏贴敷此穴可促进胃肠蠕动,消除积聚排解淤滞。
敷脐:
为了达到促进脾胃健康的效果,我们可以使用调脾散,贴在神阙穴上进行疗法。每天进行一次贴敷,每个疗程为一个星期,每次贴敷时间为八个小时左右。
多个穴位贴敷:
将调脾散贴敷于以下四个穴位:神阙(即肚脐所在的位置)、中脘(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气海(肚脐下两指宽处)和关元(位于腹部,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三寸处,仰卧时找到)。每天贴一次,一疗程为五天,每次贴约八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