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长期受激素刺激更易患乳癌,教你认清其真实面孔!
2024-03-04 19:28:29  阅读:

很多人都在探询,如何避免患上乳腺癌,如何保护健康,不背负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了解癌症预防方面的知识对你至关重要。说到乳房,它是女性的自豪之处,但一旦被诊断患上癌症,恐怕它也会变成一场噩梦。

女性长期受激素刺激更易患乳癌 教你认清乳腺癌的真实面孔

经常受到女性激素的影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根据最新的国内乳癌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新增大约7000例乳腺癌病例,其中原位癌占660例,其余为浸润性癌。

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增长7%,在台湾女性癌症患病率中排名第一,死亡率排名第四。

乳癌患者有哪些人群?专家指出,“女性激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果长期暴露于女性激素(即雌激素)的刺激下,更容易罹患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都与女性激素有关,容易患上乳腺癌。在过去,更年期妇女会服用女性激素以缓解不适。然而,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使用不仅会刺激女性激素,还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乳腺癌患者年龄变年轻,他们喜欢食用高热量食品:

台湾乳腺癌患者大约一半在更年期前患病,而美国却有三分之二在更年期后罹患。长庚医院台北分院的一般外科和乳房外科主任,也是台湾乳房医学会主席陈培彻指出,虽然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在逐渐增长,台湾也呈现这种趋势,但是年轻人患乳腺癌的比例仍高于美国。在台湾的乳腺癌患者中,40岁以下的占约15%,50岁以下的约占50%。

一项大规模实验显示,女性绝经后体重增加10%,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了两倍。这是因为肥胖会导致高脂肪沉积,使大量雌激素在脂肪中积累。医生建议更年期后的女性要注意脂肪摄入,少吃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使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增加,提高患乳腺癌的风险。

夜猫子的作息不规律,患癌症的风险增加:

有传言称熬夜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专家指出,不良的工作和休息习惯以及作息紊乱会使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患各种癌症的可能性。以乳腺癌为例,研究显示,对于那些由于工作和休息不规律而长时间在高空接触辐射的女性空姐来说,患癌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近期研究发现,台湾居民倾向使用塑料制品,然而这些制品释放的环境激素有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比如,使用塑料袋加热汤会导致塑料热溶解的化学分子混入食物中,可能诱发乳腺癌。

女性长期受激素刺激更易患乳癌 教你认清乳腺癌的真实面孔

对于卤素灯、床头音响、充电器等电子设备,有人担心它们释放的电磁波是否会产生有害物质,从而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目前尚无研究证实它们会引发癌症。

哺乳期间较少受到雌激素的刺激,可以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研究显示,在哺乳期间,由于雌激素刺激的减少,相对来说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专家提醒称,“尽管在哺乳期间雌激素的作用较弱,但若仅哺乳几天或1至2个月,则作用有限。若想预防乳腺癌,最好持续哺乳半年以上。”

教你认识乳腺癌的症状:

乳腺癌是当今女性高危疾病之一。研究表明,每年有4万人死于乳腺癌,成为城市女性的首要致命疾病。要预防乳腺癌,就需要首先认清乳腺癌的危害。

乳房出现凹陷称为乳房悬韧带受累的表现。当乳房肿瘤影响悬韧带,会使其失去弹性、收缩,进而扯动皮肤形成局部凹陷,呈现凹陷痕迹。若肿瘤直接侵害皮肤,亦可能导致皮肤凹陷。

并非所有的乳腺窝征都代表患有乳腺癌,乳腺慢性炎症、脂肪坏死、乳腺下的静脉血栓炎和手术后的疤痕收缩也可能导致皮肤凹陷,因此需要仔细进行诊断。

怀孕或哺乳时期有时会发生单侧乳房静脉扩张,这通常是由炎症或恶性肿瘤引起的。最常见的肿瘤类型包括乳房肉瘤和巨大纤维瘤。

乳腺癌侵犯皮下淋巴管,若引起淋巴回流阻塞则可造成皮肤水肿现象。不过,毛囊所在的皮肤不会受影响,容易出现乳房表面凹陷,如同橙皮纹一样。

与此同时,也不可忽视患上炎性乳腺癌的可能性。炎性乳腺癌一般来说会波及更广的范围,甚至涉及到全部乳腺组织。

乳房下方出现肿块,可以拉扯乳头导致乳头偏向一侧、乳头凹陷;肿块侵犯乳头可能导致乳头溃疡、溃烂。乳房湿疹样癌的症状是乳头结痂、脱皮、溃烂、反复难愈痊。

乳房肿块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在皮肤上形成隆起,可能带有或不带有皮肤颜色变深。

若出现以上病征,表示乳腺癌已经进展到晚期,需要尽快找专家进行检查。

女性朋友们需要学会自我检查:首先检查乳房有无"脸谱"状的变化,然后进行触摸检查。最佳检查时间是在每次月经结束后的第3至第7天,因为此时乳房较不充盈,异常变化更容易被发现。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推荐商品广告
*联系人:
*验证码:  
留言内容: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