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和男性的生活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每个月一次的经期带来了很多麻烦。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都是女性朋友的困扰。在“大姨妈”期间,女性应该如何调理呢?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经典的补血调经食疗方,一起来看看吧!
1、当归羊肉汤
将30克的当归、30克的生姜和500克的精羊肉放入砂锅里,加入适量的水。先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炖至肉变软。调味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吃肉喝汤。
作用:能够温暖经脉,补充血液,调节月经,适合血虚寒凉引起月经失调的人服用调理。
2、莲子炖荔枝干
取出20颗荔枝干和60克莲子。将荔枝干去皮去核,莲子去除心蒂,清洗干净后置于陶瓷罐中,加入500毫升水,放入蒸锅,用中火蒸熟即可食用。
作用:荔枝干富含营养,传统上被视为滋补佳品,有补血滋养脾胃的功效;莲子的主要作用是补益脾胃、止涩,两者搭配使用,相辅相成,常用于治疗脾虚型月经过多。
3、吴茱萸粥
取少量吴茱萸、姜和葱白,还有50克粳米。将吴茱萸磨细末,用粳米先煮成粥,待米熟后加入吴茱萸末、姜和葱白,一起煮成粥。
作用:有助于补益脾胃、温和驱寒、缓解疼痛和恶心呕吐。适用于体质虚寒引起的经痛、胃腹冷疼、恶心呕吐等情况。用量不宜过多,应从小剂量开始。所有患有热症、实症以及阴虚火旺的患者不宜服用。
4、羊肉粥
取250克的新鲜羊肉,100克大米,适量葱、姜、食盐。将羊肉洗净、切片,配合大米、葱、姜和食盐一起按照常规方法熬粥,直至羊肉煮烂为止。
作用:补充气血,滋养身体,缓解疼痛。适合用于气血不足导致的痛经。
5、珠玉粥
取100克生山药、100克生薏米、15克龙眼肉和100克粳米。先将薏米和粳米煮熟,再将去皮捣碎的生山药和龙眼肉放入同煮成粥。
作用:有利于健脾益气,同时滋补心脾,适宜于经期食用,有助于恢复气血。
6、乌贼骨炖鸡
使用30克乌贼、30克当归、100克鸡肉,适量精盐和味精。将鸡肉切成丁,当归切片,乌贼骨捣碎,放入陶罐中,加入500毫升清水、适量精盐,放入蒸笼蒸熟,每天食用1次。通常连续3-5次可见疗效。
作用:乌贼骨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当归和鸡肉皆为滋补血液的良品,因此对于血虚型月经过多,具有很好的疗效。
7、玉米须和瘦肉一起炖
取30克玉米须,120克瘦肉,适量精盐,少许味精。将瘦肉切成块,与玉米须一同放入陶罐中,加入500毫升水,放入蒸笼,盖盖子清蒸直至肉熟,撒上精盐、味精,热气腾腾地食用。
作用:玉米须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红崩。瘦肉可以补充血液,因此两者搭配使用,可有效治疗血热型月经过多,效果明显。
8、猪皮冻胶
猪皮1000克、黄酒250毫升、白糖250克。先将猪皮清洗并切成小块,加入适量水,以小火炖煮至汁液浓稠,然后加入白糖和黄酒即可。每天服用2次,用开水冲泡后温热饮用。
作用:能够滋养血液,增强阴性,滋养肾脏和肝脏。适用于治疗妇女血液不足导致的乏力,月经不规律等症状,并对腰腿酸痛的患者效果更好。
9、煎炒绞股蓝
取3克鲜益母草和30克鲜荠菜,再准备适量的菜油。将洗净并切断的鲜益母草和鲜荠菜放入铁锅中炒至熟,然后放入适量的菜油烧热即可食用。每天使用两次,直至止血。
作用:益母草具有活血、逐血、调经的功效;荠菜中含有荠菜酸,可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对血淤型月经过多尤为有效。
10、芝麻肝
猪肝250克,豆油1000克(实际消耗100克),芝麻100克,面粉50克,鸡蛋2个,适量的精盐、葱、姜。首先将猪肝切成薄片,用适量的精盐、切碎的葱和姜拌匀,然后裹上面粉、芝麻和打散的鸡蛋液,在锅内倒入适量的豆油,加热至七成热,将裹有作料的猪肝放入炸至金黄熟透,即可摆盘上桌,作为一道美味佳肴享用。
作用:滋养血液,增强阴虚,补充肝肾。然而,脾虚导致大便稀滞或腹泻的人不适合采用这种食疗方案。
这篇文章介绍了十种经典的补血调经食疗方,对女性朋友调理经期非常有效,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