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是女性最幸福也是最脆弱的时期之一。在这里所指的脆弱,是指对病菌的容易侵袭——因为这是一个新陈代谢的特殊阶段,任何病菌都可能趁虚而入。阴道在怀孕期间是非常脆弱的,也是婴儿将要通过的产道。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孕妇的身体包括阴道的环境都会发生变化,因此阴道炎成为许多准妈妈担心的一个问题。
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
在女性生命中,至少有75%曾经患过霉菌性阴道炎。怀孕时,由于性激素水平升高,再加上阴道充血、分泌物增多、外阴潮湿等因素,为霉菌生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在孕期,霉菌性阴道炎是最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
症状包括:白带增多,质地浓稠,呈白色豆腐渣状或凝乳状。外阴和阴道有瘙痒、灼痛,排尿时会感到疼痛,同时伴有尿急和尿频。
怀孕期间的影响:
通常来说,怀孕初期的前三个月并不需要特别治疗。如果病情恶化,医生可能会在怀孕三个月之后谨慎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并不会对胎儿造成感染。一般情况下,在分娩之前可以治愈。(但有时候新生儿在出生后可能会出现眼睑或口腔的局部感染,可能是由于胎儿在通过产道时受到少量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医生会立即进行治疗,这个问题不需要过分担心)。
平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霉菌对于干燥、紫外线和化学药剂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却对高温感到畏惧。因此,建议每天用60°C以上的热水浸泡或煮沸消毒更换的内裤。
2、进行性行为时,务必采取安全措施,使用避孕套,以防止双方染上疾病或再次感染。若有必要,也应让丈夫接受医学检查,并按情况进行治疗。
3、怀孕期间尿糖含量增加,再加上处于代谢异质时期,更容易发展成糖尿病。一旦患上糖尿病,阴道内糖含量将增高,孕妇自身抵抗力下降,抗霉菌能力也会减弱。因此,饮食需有所控制,加强运动,保持血糖正常水平。
在产后会有再次发作的可能吗?
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随着宝宝的出生,大量液体会带出细菌,帮助清洁身体。产后,妈妈的身体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荷尔蒙水平,阴道环境也会逐渐恢复正常。然而,霉菌性阴道炎的病因是霉菌繁殖,为了避免再次发作,个人卫生尤为重要,保持外阴干燥。
阴道滴虫感染:
滴虫通常在泌尿生殖系统寄生,会因孕期阴道酸碱度改变而引发。感染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传播,是孕期常见的阴道炎症。
症状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现黄绿色或灰黄色,有异味。外阴发痒、灼热、疼痛。若炎症扩散至尿道则可能出现频繁排尿、尿急、尿痛甚至有尿中带血。
怀孕对身体的影响:
怀孕前3个月内患霉菌性阴道炎时,医生通常不会推荐治疗,随后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为孕妇开具合适的药物。
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项:
1、滴虫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行为。所以,如果妻子患有滴虫性阴道炎,最好让丈夫也去医院检查并接受治疗。此外,生活中应避免与家人共用毛巾、浴缸、坐便器(可使用一次性马桶垫),内衣不要混洗。
2、为了防止再次感染,每天都应该将毛巾和内衣煮沸消毒5到10分钟。
3、在接受治疗期间应该避免性行为。痊愈后也要继续使用安全套,经过三个月没有复发后,可考虑停止使用。
4、实际上,滴虫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寄生较为普遍,只是男性的免疫力较强,不容易发病,但却容易传染给女性。因此,男性也应当进行根除治疗,以免在将来再次交叉感染并复发。
如何区分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
这两种阴道炎的典型表现都包括白带增多和异常,但仍然可以通过观察白带的情况做出初步的判断。滴虫性阴道炎的白带呈现为黄色或淡黄色,有腥臭味。而霉菌性阴道炎的白带呈现为白色的块状、豆渣状,无臭味。这些症状对孕妇来说通常可以自行观察,然后当就诊医生时将进行进一步检验以作最终诊断。
阴道细菌感染:
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衡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据国内数据显示,孕妇罹患该病的比例为12.5%。
症状表现主要是白带增多,质地粘稠均匀,类似酸奶,带有胺类臭味(类似臭鸡蛋味)。伴有外阴瘙痒或灼烧感。
孕期的影响:
怀孕时患上细菌性阴道病,若细菌向上行进至子宫颈,可能引发胎膜早破,诱发早产。医生将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检查,然后根据产妇个人情况制定治疗计划。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
1、每天应该用热水煮洗内裤,以免再次感染。
2、一旦发现感染,丈夫也务必前往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大部分细菌性阴道病都是通过性生活传播的,因此丈夫也要积极防范,避免在妻子治愈后发生性行为而再次感染。
3、在妻子的炎症期间,应避免进行性生活。
如何可以预防细菌性阴道炎?
预防细菌性阴道炎的最佳方法是预防。关注以下几点很重要:怀孕后阴道分泌增多,务必保持外阴清洁;性生活卫生至关重要,不仅要注意房事后,双方还需在房事前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