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失眠的病人因为无法安眠而备受折磨,使用安眠药可以迅速帮助入睡,但容易让病人产生药物依赖,特别是心理上的依赖。专家特别强调,使用安眠药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那么,除了使用安眠药外,还有其他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吗?
滥用安眠药是失眠症治疗中的一个误区:
专家认为,偶尔失眠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使用药物,人体的调节机制可以自行调整过来。此外,调整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而长期失眠的失眠症不能随意使用安眠药,以免导致药物依赖。专家指出,患有失眠症的人应该找出病因,特别是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应该请专科医生进行诊治。
很多人一遇到失眠问题,就会马上使用安眠药,而不去分析失眠的原因。长期过量使用安定类药物会容易形成药物依赖,一旦停药就会出现戒断症状,例如情绪激动、易怒忧郁、心跳加快等,甚至还可能出现严重症状,如视听幻觉和被害念头。更让人担忧的是,有些人由于长期使用安定类药物而引发健忘症,却对此毫不知情。专家认为,对于患有失眠的患者来说,应该尽快到专科医院接受治疗,中成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
正确使用安眠药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一些使用安眠药的正确步骤和建议: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是苯二氮类药物(BNS),比如地西泮、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等。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这类药物就成为了首选的镇静催眠药物。服用BNS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患者每天都需要依赖这类药物来维持睡眠。这类药物的作用非常快,效果明显,对于失眠症和焦虑性神经症的治疗效果肯定,同时也可以与抗精神病药物一起治疗精神病。然而,这类药物也有较大的不良反应,比如嗜睡、对药物产生依赖、耐药性增加、戒断症状、记忆受损以及一些精神症状。
以上提及的副作用,特别是药物依赖和戒断症状,使患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疾病问题,严重影响了这类药物的长期疗效。有些患者在突然停药后会出现反弹性失眠、抑郁、焦虑、厌食、乏力、全身颤抖等症状。因此,需要谨慎使用这类药物,最好不要长期连续服用。在出现严重失眠症状时,可以按需间断服用短期药物,每周服用1-2次。一旦睡眠情况改善,应逐渐减少用药。连续用药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周,最好不要超过六周。
根据医学研究,有效且断断续续的治疗可以避免长期使用安眠药所导致的依赖性。这不仅对医学而言有益,也符合医学经济的要求。此外,断断续续的用药可以减少患者产生心理依赖,并为在不用药的时候进行行为治疗提供机会,让患者觉得无论是否用药都能有好的睡眠。按需治疗方案的好处还在于解决了慢性失眠患者需要反复用药但又希望治疗时间尽量短的难题,同时也减少了医生和患者对药物滥用和依赖的担忧。然而,在按需治疗时要避免过于急躁,一些患者为了尽早摆脱药物,在睡觉前不服药,结果无法入睡,再按平时剂量服药后仍然不能入睡。因此,当睡眠情况有所改善时,应该逐渐减少剂量,而不能突然停药。
总而言之,要谨慎使用安眠药,并不意味着完全禁止使用安眠药。这里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才能服用安眠药。
那么,失眠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下面介绍三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治疗失眠的药物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方法,但对于顽固性失眠而言尤为重要。在接受治疗时,专业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以确保药效最大化,同时尽量减少服药所带来的副作用。目前,西药、中药和成药都可以用于失眠治疗。然而,根据专家观点,中药治疗仍然是最安全可靠的选择。
2、针刺
针刺疗法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对顽固性失眠进行治疗的方法。古代就有关于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记载,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生与气血不协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这些病理特征可以在经络上反映出来。针灸通过刺激相应的经络和反应点来调节经络和脏腑之间的气血平衡,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3、埋线
专家解释说,穴位埋线法是一种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方法,它将多种疗法和效应结合在一起。通过在穴位内使用针具和药线,可以引发生物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刺激信息、能量和中药通过经络传输到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操作过程中,治疗师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穴位作为治疗点,通过使用动物蛋白载体制成的特制药线(线上附有失眠治疗药物),以达到协调脏腑、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