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说,政府决定为全体市民免费提供新冠疫苗,这个政策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和赞扬。大家都在热议新冠疫苗的相关内容。然而,据悉,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接种新冠疫苗,我们不清楚有哪些特定人群是禁忌接种的。
目前,新冠疫苗接种主要针对的人群是年龄在18至59岁之间的人。大多数符合此年龄范围的人均可以接种疫苗,但以下情况的人不适合接种或禁止接种:
1、对于曾经因接种其他疫苗而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例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禁止再次接种。
2、禁止对那些对疫苗中所含成分包括辅料(WIV04株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病毒,辅料:氧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过敏的人接种,也禁止接种第一剂疫苗后发生严重副反应或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反应的人。
不合适进行疫苗接种的人员:1、以下患有或被医生怀疑患有以下疾病的人士,不适宜接种疫苗: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药物无法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士,尤其是合并有严重并发症的人士,也不能接种。患有恶性肿瘤的人士或近期有复发风险的人士,以及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人士也不适合接种疫苗。
2、不适宜接种疫苗的人包括患有惊厥、癫痫、脑病、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症)的人,以及有相关疾病患病史或家族史,或有精神疾病史的人。
3、由于目前缺乏有利的实验证据资料,不适合在妊娠期的妇女中进行接种。
4、有过新冠肺炎感染的人或曾经被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或抗体阳性的人,不适合接种疫苗。
5、其他经过接种单位的医生会在健康询问、检查与评估之后认为某些人不适合接种疫苗。
谁会首先接种新冠疫苗?新冠疫苗的首要接种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人群: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社会运行保障等高风险工作人员,以及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和学习的人员。接种新冠疫苗的费用将由政府财政提供资助。
前八类重点人群需要通过工作单位进行统一预约接种。符合条件的因工作或学习需要出国的人员可以选择就近到所在市县的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交预约申请材料。经过审核后,由市县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他们在指定时间到指定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
根据知情同意、自愿和免费的原则,接种对象应签署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接种新冠疫苗需要全程注射两针,每针之间间隔2到4周,注射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
新冠疫苗是否安全有效呢?新冠疫苗经历了动物试验、人群的I期/II期临床试验和III期临床试验,目前我国使用的三种新冠灭活疫苗都是非常安全的。从2020年6月开始,国内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经在重点人群中紧急接种了450万剂次,发生轻度发热的比例不到0.1%,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百万分之二,这说明我国目前使用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有关新冠疫苗有效性的信息显示,根据早期试验数据,接受两剂疫苗接种的人群中有95%以上产生了可以提供保护作用的中和抗体。此外,有6万名曾在国内紧急接种过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人员,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任何感染病例的报告。这也说明国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提供保护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接种完新冠疫苗后需注意饮食,以下食物应避免食用:1、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酒等饮品。
2、新冠疫苗注射后的头3天,应该多休息、多喝水,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禁止酗酒。同时,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不适反应或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接种新冠疫苗后,还需要留意以下事项:
1、接种疫苗时,请避免让注射部位接触水,并保持该部位的清洁和卫生,以免导致皮肤感染的发生。
2、如果接种后出现发热、局部红肿和疼痛等反应,应该立即告知接种单位的医生,以便针对症状进行处理并进行相关记录。个别情况下,有些人可能会出现高热(>38.5℃)或持续数日的发热、局部红肿超过2.5厘米以上或其他更严重的症状,这时应该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3、部分人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偶发反应,这时应该及时就医。所谓偶发反应是指在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恰好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发病前期,接种后该疾病的症状或发病就会出现。实际上,这与疫苗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属于不良反应。
4、若您对于接种预防疫苗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感到担忧,请务必及时向接种单位进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