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桑枝有何功效?
2024-01-25 20:31:41  阅读:

桑枝是一种中药材,对身体有许多好处。它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疼痛,调养血液循环系统,快速消肿,并估算身体的肠胃和肾脏功能等。想要正确应用桑枝这种中药材,我们需要对它的作用有详尽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桑枝这种中草药的作用。

中药材桑枝有何功效

桑枝的作用及其功效是什么?

1、治疗风邪、通畅经络,《证治要诀·中风》中指出:“风邪入侵,轻微时是感冒,严重时是损伤,再严重就是中风。”寒邪侵入经脉,会导致血液和气的流动不畅,经脉变得虚弱,身体出现抽搐症状;如果寒邪侵袭皮肤,会造成皮肤内血液和气流受阻,引发多种不适感,皮肤会感到像虫子走动一样痒。桑枝有助于排除风邪,通畅经络,促进血液和气流动,缓解四肢抽搐和皮肤瘙痒等症状。

2、桑枝茯苓有祛风湿、利骨节的功效,可以治疗风、寒、湿痹。《症因脉治·痹症论》中说:痹症是指经脉阻塞,导致麻木不仁。有些痹症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有些则是骨节凝固、沉重并且难以活动,因此被称为日闭。风胜利者属于行痹,风的性质多变,所以关节疼痛会时而上移,时而下移;寒气是引发痛痹的原因,寒气阻滞,血气淤积严重,因此关节疼痛程度较大且疼痛位置固定;体内积聚湿气会导致了痹,湿气黏稠粘滞,使关节变得沉重并出现麻木感。桑枝茯苓具有苦味,性平,擅长活络肢节,舒筋通脉,消散行痹中的寒邪,祛除着痹中的湿滞,通畅痛痹中的血络,从而治疗风、寒、湿痹。所以《本草备要》说:利骨节,养体液,排毒解邪。

3、用于治疗脚气水肿等症状,具有利水排湿的作用。脾属于土属性,喜干燥而反对潮湿,外在潮湿会影响脾脏功能,或者脾虚湿寒内耗,都会导致脾失健运,影响体液的循环而造成水肿。水分向下流动,体内湿气积聚在下肢,引发严重肿胀,甚至可能溃烂成溃疡,称为脚气水肿。桑枝苦平归入脾肺二经,煮沸水以上,起到利湿消肿的作用;燥炒脾土中的湿气,形态与桑枝相近,可随着循环驱散下肢的湿气,排除体内的湿气,从而治愈脚气水肿。《圣济总录》提到汇聚了桑枝药性的利湿消肿的药方,炒制后加水一升,煎煮两个钟头,每天空腹服用,对治疗脚气水肿非常有效。

桑枝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1、为了提高网织红细胞转换率,桑枝在对转换率不高的病人进行治疗时具有一定的效果。将转换率不高的病人分成两组,除了相对的治疗之外,桑枝组每天还需要额外服用30克桑枝来泡服,而对照组则无需服用桑枝。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与服药前相比,对照组的转换率没有变化,而桑枝组明显提升了转换率。

2、尽管其原理尚不清楚,但有一定能够对抗布氏杆菌的功效。经过观察对比,使用桑树汤治疗漫性布氏病的医治组表现出一定的疗效。

如何运用桑枝进行搭配?

1、桑树叶相配,功效多样,可排毒兼通利,清热解毒,散风解表,舒筋活血,止痛增效。常用于寒症、寒湿痹痛等疾病。

2、配合使用桑寄生,一个起到补益作用,一个起到通畅作用,相互间相辅相成,能够补充体内缺乏的能量,增强骨骼和筋骨的力量,消除风湿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降低血压,效果显著。

3、使用桂枝可以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疼痛,消除风湿痹痛的效果非常好。桂枝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肩臂肢节酸疼的症状。《本草撮要》中有记载,桂枝具有特殊功效可以去除风湿病引起的痉挛,同时可以配合桑枝治疗肩臂的痹痛。

4、使用柽柳枝来配制,可以有效抵御寒风的力量,舒缓气机、缓解痕痒,多用于煎汤浸浴,治疗风疹和皮肤瘙痒等症状。《本草撮要》中提到:“用柽柳枝洗浴全身,可以减轻身体瘙痒。”

制作药物的方子中含有桑枝的中药配方:

1、治疗胳膊疼痛的药方(《本事方》):取一小把桑枝,切碎后炒香。加入三升水,煎煮至剩下两升,一天内饮尽,不拘时间。

2、治疗高血压(摘自《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精选》):每种草药的草枝、树叶和茺蔚子各取五钱,加入1000毫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余600毫升。在临睡前,用水冲洗脚部30-40分钟,并确保脚部清洁后入眠。

3、桑枝煎(《圣惠方》):将十斤桑树叶捣碎,三斤益母草颗粒研磨成细粉。取五斗水,加热煎煮至五升,过滤掉渣滓,倒入小铛中,继续熬煮成膏状。每晚睡前,用热酒调服半合,治疗紫癜风病症。

4、治疗气脚气(取自《圣济总录》)需准备两两桑条,炒香后放入一升水中,煎煮两合,每天空腹服用。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推荐商品广告
*联系人:
*验证码:  
留言内容: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