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个月可以吃盐?建议6个月以后!
2024-02-02 21:19:22  阅读:

通常情况下,宝宝在刚开始添加辅食时,是不应加入任何调味品的。这是因为宝宝的身体机能在初始阶段尚未完全发育,需要慢慢适应调味品。当宝宝成长到一定阶段时,可以开始逐渐接触食盐。那么,宝宝几个月大可以开始食用食盐?多大的宝宝可以食用食盐?宝宝何时可以食用食盐?

宝宝多大可以开始摄入盐呢?

宝宝出生后的头6个月,每天所需的食盐量不到1克。母乳和配方奶中已经含有足够的盐分来满足宝宝的需求,不需要再额外添加盐。等到宝宝长到6个月大时,可以逐渐开始少量摄入盐分。

在宝宝6个月左右时,味蕾的发育和口味偏好开始形成。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应该鼓励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食物,因此可以在辅食中适量添加食盐。

婴儿食品需要添加多少盐才合适?

因为婴幼儿对盐的敏感度远高于成人,所以当食物中的盐含量为0.25%时,成人会觉得淡而婴幼儿会觉得咸。如果不注重添加量,很容易让宝宝养成重口味的习惯。下面是育婴专家提供的宝宝不同年龄段的食盐摄取量参考表。

6到12个月的宝宝:不超过1克。

1-2岁的宝宝每次大约需要2克的食物量。

3至4岁的孩子:大约3克。

提醒:宝宝在3岁之前不能食用味精。如果使用味精,就必须减少盐的摄入量。如果选择婴幼儿酱油,可以按照每15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盐的换算方法。

婴儿过早摄入盐分的不良影响:

1、宝宝的消化系统和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健全,如果在6个月之前的辅食中添加盐,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

2、食盐摄入过多会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生长,导致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同时溶菌酶的数量也会减少。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其减少将降低口腔对细菌和病毒的防御能力,从而削弱婴儿的免疫力。

3、摄入过多食盐可能会阻碍人体对锌的吸收,同时还会增加钙以及其他矿物质的排泄量。

4、如果宝宝口味变得偏向咸味,摄取过多的盐,即使感觉到食物很咸,但因为宝宝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逐渐适应这种咸味。最终,宝宝的口味会变得越来越重,味觉的发育将受到严重影响。长大后,改变重口味变得不容易,而且容易引发高血压等疾病。

温馨提示:

宝宝吃辅食时,最好在烹调菜肴时少放盐,或者在菜肴煮熟后再加盐。这样盐只会附着在菜肴的表面,只需少量的盐即可增加味道。这样既可以控制盐的摄入量,又能避免在高温烹饪过程中损失碘。

宝宝开始吃辅食的时候

1、宝宝多大可以开始吃辅食呢?

按照最新的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婴儿在6个月大时应开始添加辅食。这是因为母乳和配方奶中的营养已经不足以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所以需要从辅食中获取更多的营养。

2、为什么需要给婴儿加辅食

a、当婴儿的生长发育和营养需求增加时,辅食可以补充母乳所提供的营养。仅依靠母乳或牛乳无法满足婴儿所需的营养素。

b、提高消化功能:通过添加辅助性食品,可以增加口液和其他消化液的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促进牙齿的生长和增强消化功能,训练婴儿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c、给宝宝添加辅食是为了帮助他们逐渐从母乳或奶粉断奶做出准备。

早期添加会有哪些影响呢?

为了宝宝的健康,请务必不要在4个月之前添加辅食。因为在4个月的宝宝身上,消化酶如淀粉酶的分泌量较少,活性也较低。如果太早添加辅食,宝宝的消化功能尚未成熟,可能会引发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问题,甚至导致消化功能失调。

晚期添加辅食可能会对宝宝的发育和健康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在宝宝的年龄不超过6个月之前,我们不应该推迟辅食的添加。因为如果辅食添加时间太晚,会导致宝宝营养不均衡,甚至会造成他们对非乳类的流质食品产生排斥,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不利。另外,如果辅食添加时间过晚,会对宝宝的咀嚼能力的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何为宝宝引入辅食?

给婴儿添加辅食的主要原则是逐步引入:先从一种开始,然后逐渐增加种类,从少量到大量,从稀薄到浓稠,从细碎到粗糙,避免使用过多的盐和甜味,同时避免油腻的食物。

1、由于孩子的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所以在给他们添加鸡蛋黄时需要逐渐增加量。我们可以以添加鸡蛋黄为例来说明这个过程。开始添加的时候,应当从1/5或1/4的量开始,然后通过1到2周的时间逐渐增加到适量,以让孩子的胃肠道功能逐步适应。

2、从单一到多样:给婴儿加食物时,在1到2天内最好不要超过两种以上的食物种类,这样可以使孩子逐渐接受不同种类和味道的食物,有一个有序的过渡过程。

3、从米汤加起,逐渐变得浓稠,以添加谷类的大米为例,可以先做成米粉,再转成烂米粥,接着变成米粥,再慢慢煮成软饭,最后适合成人食用的米饭。

4、从细到粗的过程中,以蔬菜为例,应该从添加菜汁开始,然后是菜泥,接着是碎菜,再往后是短纤维的青菜,最后是适合成人食用的青菜。

5、在宝宝满一周岁之前,所有食物都不应添加盐,也不要给宝宝食物中加糖,因过多食糖会增加宝宝患龋齿的风险。另外,少盐的食物不会有过于油腻的口感。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推荐商品广告
*联系人:
*验证码:  
留言内容: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