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调养五脏的绝佳时机,根据中医食疗养生的方法,我们应该注重首先补养肝脏。有哪些食物可以养肝护肝呢?枸杞不仅可以补充肾脏功能,还能养护肝脏。
在饮食中多选择温补性质的食物,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量:
在春天,我们应该多吃些能够温补阳气的食物,例如葱、姜、蒜、韭菜和芥末。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增加甜味食物的摄入,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春天是肝脏功能最旺盛的时候,如果我们摄入过多的酸味食物,肝脏功能会更加旺盛,导致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从而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为了防止肝气过盛,我们应该减少酸味食品的摄入。在春季,适宜食用甜味食物来养护脾胃的气血。例如,大枣可以滋养血脉,增强脾胃的健康。而山药也有助于健脾益气、滋养肺脏,以及补肾固精的作用。
每个人养肝的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
通常保护肝脏的养护方法还包括以下行为调整:春季时去郊游,与大自然接触更多;调节情绪,与家人和朋友多交流;确保充足的睡眠等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不良情绪,舒缓肝脏,并促进气血流畅。
常有人提到“情绪火大会伤害肝脏”、“发怒会对肝脏造成伤害”、“肝火过旺”等等,实际上这都是指不良情绪会破坏五脏的气血平衡,从而对健康产生影响。
养护肝脏的时候,不要忘记也要补充肾脏的营养:
看起来只要养肝,就能够解决春季常见的健康问题,比如感冒、疲倦、失眠和旧病复发等等。然而,实际上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着眼于一个重要的原因 – 补肾。根据中医理论,春季肝气不足往往是因为冬季肾脏储藏的精气不足所引起的。因此,在养肝的同时,也应该合理地补充肾气。
中医养生强调春季的重生,夏季的重长,秋季的重收,冬季的重藏。这里所指的“生、长、收、藏”是指四季之间不同的气候特点。春季养生依靠冬季积蓄的肾精来滋养肝气,也被称为生发之气。对于肝气不足的临床症状,除了进行相应的治疗外,要记得补充肾阳,滋养肾阴,调节五脏功能,才是春季养生的根本法则。
如果只是单纯养肝,而不补肾,则肝阳无所制约,可能会产生肝阳上亢之气。加之进补,可能会引发口干、舌燥、眼睛干涩模糊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导致脾气暴躁和头疼,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
枸杞是一种具有补肾和养肝的食物,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来达到健康的效果:
枸杞子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滋阴的功效,适用于因肾阴亏损、肝气不足引起的下肢无力、头晕耳鸣、遗精不孕、视力减退、萎黄无华、阴血亏虚等多种症状。枸杞的食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用来泡茶、煲汤、炒菜等。但要注意:最好少量长期服用,不可过量。
滋补肝肾方:
此方适用于由于肝肾阴虚所引起的眩晕、眼花、关节屈伸不利、烦热、盗汗等症状。将枸杞子30克、冬虫夏草10克、百合50克洗净后加入适量的水,慢火炖煮约20分钟,然后加入猪肝或羊肝50克和适量的调料,再煮约30分钟,最后将肝和汤分次食用。
养肝明目方:
此方适用于因肝血不足引起的双目干涩、视物不清、头晕眼花、视力疲劳等症状。将枸杞子100克、女贞子100克、杭菊花50克,进行焙干后,一起研磨成粉末,或者放入胶囊中,每天服用三到四次,每次服用15克。
中医食疗有四种方法可以帮助养肝:
1、先用鸡汤来补充营养
鸡肝具有甘甜温和的味道,可以补血养肝,是一种优质的食物供给养肝。与其他动物的肝脏相比,鸡肝的养肝效果更强,并且还可以温暖胃部。具体的用法是:取新鲜的鸡肝3只和100克大米,一起煮成粥,然后食用。这种粥可以治疗中老年人肝脏血液不足、饮食不良、眼睛干涩或流泪的情况。此外,对于老年人肢体麻木的症状,可以使用5只鸡肝和20克天麻一起蒸煮后服用,每天服用一次,坚持服用半个月,就可以见到效果。
2、要滋补肝脏,首选的就是食用醋
醋的酸味可以进入肝脏,具有平衡肝脏、消散淤血、解毒和抑菌的作用。对于肝阳偏亢高血压的老年患者来说,每天可以饮用40毫升稀释在温水中的食醋。也可以用食醋泡鸡蛋或者黄豆,食用蛋或者豆能显著改善治疗效果。对于经常感到胸闷和肝痛的人,可以使用40毫升食醋和10克柴胡粉冲服,可以快速止痛。
3、调理肝脏功能,摄入鸭血
鸭血的性质平和,富含营养。在中医中,肝脏主要负责储存血液,因此使用血来补充血液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将100克鸭血、100克鲫鱼和100克白米一同煮成粥,可以滋养肝脏的血液,对辅助治疗贫血非常有效。同时,这道粥也是肝癌患者保护肝脏的佳肴之一。
4、菠菜是非常好的蔬菜,具有舒缓肝脏和滋养血液的功效
春天是菠菜的旺盛季节,菠菜具有滋阴滋润、舒肝养血等功效,常常被用作辅助治疗肝气不舒和胃病,效果非常好。
中医的食疗方法可以帮助保养肝脏,促进肾脏的健康,而且效果非常明显。可以通过食补的方式来补充肝脏所需的养分和血液,例如食用鸭血。另外,山药作为一种食材,可以调理脾胃,增强体力,滋补肺部,同时也有养阴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