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连续,过早醒来后无法再入睡,导致睡眠不足和身体乏力。中医对失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调理五脏
一些学者认为,失眠症主要是肝脏出现问题,但也会波及到其他五脏,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五脏的实际病症。提出了整体观念,认为五脏都可能导致失眠问题。治疗失眠症时应注重肝脏的调理,同时兼顾其他脏器的功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根据这一观点,制定了一套失眠症的治疗方案。
2、调节情志
心理与睡眠之间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将失眠分为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和抑郁型, 分别采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疗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调理肝脾
这种中医理论认为导致失眠的许多原因和机制都与肝脾失调有关。治疗失眠的方法和药物选择应该基于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点调理肝脾。
4、遵守昼夜交替的生理规律
人体的睡眠是一种按照昼夜节律进行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觉醒节律被打乱的结果。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中医学者提出了根据时间情况制定治疗失眠方案的建议。
有些人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心情低落、压抑,导致难以入眠,因此需要日常学会调节心情。可以多出门散心,适度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