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饮食注意什么?推荐5点必须注意!
2024-03-08 11:16:52  阅读:

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能够在3岁前被确诊,这些婴儿会表现出明显的心脏病症状,如气促、呼吸困难,并且体质较差。因此,若幼儿体质不佳,应提防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及时就医接受全面检查,预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然而,也有一些轻度患者在长大成年之前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导致他们一直未被确诊。例如,有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直到50多岁才被诊断出来,此时他已经患有严重心力衰竭,错过了手术和最佳治疗的机会。

三种常见且不易被察觉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

无法在产前诊断中确定出先天性心脏病:

我国每年有15万名新出生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在怀孕期间出现胎儿死亡的案例中,也有很多是由于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所致。令人担忧的是,这类疾病很难在产前诊断中被筛查出来,只能等待胎儿出生后进行诊断和鉴别。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最普遍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发生在胎儿发育的头三个月期间,因为一些原因导致胎儿的心血管系统发育受阻或异常。一些公认的原因包括孕妇感染风疹、流感等病毒,孕妇服用激素或其他有害胎儿的药物,孕妇的腹部或盆腔接受X光、超声波、放射性核素等照射,或者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或缺氧。

儿童时期的治疗可以完全治愈:

儿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时,有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家长如果觉察到孩子生长缓慢,体质较弱,缺乏运动爱好,或容易感冒发烧,但没有其他明显疾病迹象,建议进行心脏超声筛查,排查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若进展至心衰阶段,治疗方式较为有限,心脏受损已无法逆转。但是,如能早期发现并早期治疗,尤其是在儿童时期进行治疗,可完全治愈此类心脏病,也不会影响生长发育。

通常,小儿在3岁后就能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根据个体情况,有些甚至能更早进行手术。过去,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需要开胸,但现在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股动脉插入导管,在半小时内完成彻底治愈。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科学的护理,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专家建议患者的家属务必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这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了解一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应如何规划饮食:

1、为了控制热量摄入,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需要多食用热量低的食物。过多摄入热量会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如果患者存在超重问题,应减少食量。

2、控制摄入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每天饮食时,尽可能避免摄入动物性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比如动物油、肥肉、动物内脏(肝、肾、脑、肺)、蛋黄、鱼子等。适量食用植物油和豆制品为好。但植物油也不能摄入过多,因为摄入过多植物油也会导致肥胖。

3、多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益健康。食用西瓜、豆芽、海带、紫菜、木耳等食物可以帮助预防动脉硬化。经常食用芹菜、茼蒿、番茄等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压。心脏病患者应多食山楂、覆盆子、刺梨等水果。

4、限制盐的摄入量,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和钠。如果摄入过多的钠盐,会在某些激素的调节下导致微小动脉痉挛,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此外,钠盐还具有吸收水分的功能,摄入过量的钠盐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心脏负担。因此,每天饮食中摄入的钠盐应控制在3克以下为宜;应尽量少吃或不吃过咸的食物,如咸菜、榨菜、豆腐乳等。

5、不要吃辛辣食物,饮食中避免使用生姜、辣椒、胡椒等刺激性调味品,禁止吸烟、饮酒,戒除喝浓茶、浓咖啡等不良习惯。

友情提示:感冒等传染性疾病引发的人体免疫反应(例如白细胞数量增加和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增加)可以帮助抵御细菌或病毒侵袭,但这些物质也可能在血管壁沉积,导致动脉硬化,从而诱发或加重心脏损伤。因此,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需注意保持温暖以防寒。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推荐商品广告
*联系人:
*验证码:  
留言内容: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