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檀树叶有清热去火的功效,能清热利湿、消滞、祛淤消肿。黄檀木质坚硬,纹理精美,常用于手工雕刻;而幼果可以作为烹饪香料使用;根、茎和叶子则可入药,制成黄檀党茶,可治疗感冒和腹泻。
黄牛木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和云南三省的南部地区。它们生长在丘陵地形或山坡上干燥且阳光充足的地方,通常生长在次生林或灌木丛中,海拔高度不超过1240米。这种树木具有耐旱能力强,萌芽力强的特点。除了中国,黄牛木也可以在越南、菲律宾、柬埔寨、新加坡、印尼和泰国等国家找到。
黄牛木叶的中药材鉴别:
1、使用显微镜进行鉴别
本产品的截面结构如下:上下的表皮细胞各有1列,体细胞呈正圆形或类环形,内侧有1-3列厚壁细胞;护栏组织的体细胞1列,不贯穿主脉;主脉的导管组织呈月牙形;韧皮部有2-5个软管排列,层次不明显;导管组织中有1-4列鞘化纤维。薄壁细胞中存在草酸钙聚晶。
2、物理化学鉴定
取2克本产品粉末,与250毫升乙醇混合,在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然后过滤,收集渗滤液,蒸干后放入15毫升水中使其溶解,再过滤,用15毫升乙酸丁酯进行两次振荡萃取,每次15毫升,将萃取液蒸干,残渣加入1毫升乙醇使其溶解,作为标准溶液。同时取2克黄牛木叶作为中药材进行对照,采用相同方法制备对照中药材的水溶液。
干枯的树叶灌木丛或灌木,高1.5-18(-25)米,整体没有毛,树干底部有一簇簇生长的长枝刺;树根颜色是土黄或暗红色,表面平滑或有条纹。树枝生长相对成对,幼枝稍扁,光滑无毛,呈暗红色,节上叶柄之间的线痕连续或时断时续。
叶子形状为椭圆至长椭圆或披针状,长度3-10.5厘米,宽度1-4厘米,顶端锐尖或渐尖,尖部可能钝或呈契形,叶片质地坚硬,无毛,上表面为翠绿色,下表面呈浅绿色,具有全透明的腺点和小黑点,叶片主脉在上表面凹陷,在下表面凸起,侧脉每侧有8-12条,突起且斜展,末端未成弧形闭合,小脉呈网格状结构,突起于双面;叶柄长2-3毫米,无毛。
花序通常生长在叶腋或叶片外,有1-3朵花,并带有短的花梗;总梗长度为3-
花朵芯径1-1.5厘米,花柄2-3毫米长。花萼形状为椭圆,长5-7毫米,宽2-5毫米,顶端环状,并且周围都有灰黑色的纵向腺条,成熟后会膨大。花朵有粉红、深红到红黄色不等,呈倒卵形,长5-125厘米,宽2.5-5毫米,顶端环状,尖部呈契形,脉间有黑色腺斑,没有鱼鳞。雌蕊束共3条,长4-8毫米,柄宽扁至长细。上下位的肉质腺管呈长环形到倒卵形,形态如盔状,长可达3毫米,宽1-1.5毫米,顶部厚而反曲。子房为锥形,长3毫米,无毛,内含3个室;花柱3条,线型,分离自尖端,长2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