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药物是常见的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优质药材。其原名为决明。
别名:马蹄草,草决明。
来源:这种产品是一种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通常用于种植。
产地:遍布全国。
性状鉴别:种子呈圆柱形,类似马蹄,两端斜截,一端有小尖(称为种脐),长约5至7毫米,直径大约2.5至3毫米,外表呈棕色、褐色或青绿色,表面光滑有光泽,它们各有一条颜色较浅的条纹,质地坚硬,不容易破碎。横切面上能看到灰白至淡黄色的胚乳,子叶是黄色或深棕色,呈强烈折迭皱缩状。口感淡微苦,咀嚼时带有豆腥气。最佳品质的种子颗粒要均匀、饱满,呈棕褐色。
主要成分:含大黄酚和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是从蒽醌衍生物中提取的。
功效与作用:因为拥有消炎和润肠作用,这种食物可以清热、明目、通便,其促进视力的效果可能与含有的维生素A相关。近代实验也表明决明子具有降低血压的效果。
炮制:炒用。
性味:味道甜中带苦,微微带点咸味,稍稍有些凉意。
归经:肝脏是一种重要的器官,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
功能:调理肝脏,滋养肾脏,改善视力,促进排便。
主治:头痛、双目发红、头晕恍惚、体内热气难除,且排便不畅。
临床应用:这种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眼科领域。无论是治疗内眼还是外眼的炎症,只要没有禁忌症(如腹泻、低血压等),在配方中加入决明子都是有益的。然而,现代临床上主要将其用于治疗急性外眼炎症。适用于治疗因风热引起的眼红、干涩、疼痛、怕光、多泪(如急性结膜炎、传染性角膜炎)。通常与其他药物一起配制。菊花、木贼、黄芩待,如急性肺炎的治疗方法;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需要配合柴胡、黄连、防风待,像决明子的汤。可用于治疗因肝阳上升过快引起的高血压头痛。单独使用15g的决明子,或配合夏枯草15克,或加上钩藤将9克的白疾藜草用水煎后服用。
适用于治疗便秘,同时适合具有目赤、口臭、小便短赤等热象的人群。可搭配淡竹叶、瓜萎仁每次9克,用水煎服。另外,从传统经验来看,决明子具有清热作用,并且还稍微具有滋补性(可能与其中含有甲类维生素相关),可以滋养肾水,因此也被用于因肾虚引起的头痛或视力模糊(这些归属于某些眼部疾病),但需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杞子、甘菊花等。
使用注意:不宜使用本品的人包括患有腹泻和低血压的病人。
用量:4.5至24克,通常使用量为9至15克。
处方举例:决明子汤,炒黄决明子9克,柴胡9克,黄连6克。淡竹叶9克,防风6克。升麻3g,细辛1.5克,菜花9克。甘草3g,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