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期延后、经色暗红量少、小腹绞痛、畏寒肢冷,可以使用"艾附暖宫丸",每次一粒,每天服用两次。 如果经期错后伴有色淡、小腹空痛,可以选择具有补血益气作用的中药,例如"八珍益母丸",每次1-2粒,每天服用两次,或者选择"救苦金丹",每次一粒,每天服用两次。若经期错后伴有小腹痛为气郁,可以选择"加味消遥丸",每次6克,每天服用两次,或者"七制香附丸",每次6克,每天服用两次,也可以使用"得生丹",每次1-2粒,每天服用两次。
中药具有有效果,相比西药副作用较小。例如当归、阿胶、肉桂、丹参、羌活、紫河车粉、炙首鸟、泽兰、卷柏、白梅花、醋柴胡、菟丝子、枸杞子、党参等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并在月经期间可继续使用。至于面色发黄问题其实是由月经不调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所导致,可以通过食疗来改善。除面色发黄外,更严重的症状会出现剧烈腹痛,通过中药调理可以显著改善。
月经周期不规律时,应该采取什么药物治疗?
针对月经不规律、伴有行经不顺畅、乳房胀痛、两胁胀满、小腹痛硬等情况,可以使用"大黄庶虫丸",每次服用一粒,每日服用两次,连续服用两个月来调节月经失调。也可以使用"通经甘露丸",每次服用六克,每日服用两次。 对于月经或在月经前后,出血量少、颜色淡、质地稀,伴有头晕耳鸣、腰痛的情况,往往是肾虚所致。可以使用"金匮肾气丸",每次服用一粒,每日服用两次,或者使用"鹿角胶丸",每次服用九克,每日服用两次来治疗。
有时候月经会提前,可以尝试一些药物来调节。请问有没有什么药物可以延迟月经呢?
月经提前、量多、色淡质清稀的情况通常是由于气虚引起的月经失调。治疗此类问题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益气养血固摄作用的中成药,例如"八珍益母丸",每次服用1-2粒,每日2次;"乌鸡白凤丸",每次1粒,每日2次;"益仙救苦金丹",每次1粒,每日2次;"八宝坤顺丹",每次1粒,每日2次;"调经丸",每次服用1-2粒,每日2次;"女金丹",每次1粒,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