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痰体质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它主要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而引起的。大多数湿痰体质的人都常常困扰于肥胖、油腻的面部以及身体过重的问题。这种体质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身体疲劳、乏力、消化不良等典型症状。对于湿痰体质的患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缓解这些症状。那么如何通过中药来调理湿痰体质呢?
迟冷质是指痰湿体质,通常是因为饮食不当或患病所致。这里的“痰”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痰,而是指体内津液的异常积聚,属于病理现象。痰湿体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体质类型,当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平衡紊乱,气血津液运行异常时,就会容易产生痰湿,从而被认为具有痰湿体质。
体质特点:
个人体形肥胖,喜欢食用肥腻的食物,精神疲倦,懒于运动,爱睡觉,身体感觉沉重,口中黏腻或者排便稀疏。脉搏湿润而滑。舌头胖,舌苔滑腻。如果生病了,会感觉胸脘部位闷痛,咳嗽喘气咳出痰多;或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大便稀疏;或者四肢浮肿,按压后凹陷,小便不通畅或者浑浊;或者头身沉重疲倦,关节疼痛严重,皮肤麻木无感觉;或者妇女白带过多。
调理方法:
中药调理:痰湿是由于肺脾肾三脏之间密切关联而产生的问题,因此重点在于调节和补充肺脾肾三脏功能。如果由于肺失宣降或津液不畅而导致痰液积聚的情况,应该采用宣肺化痰的方法,可以选择二陈汤作为治疗方案;如果是因为脾功能不健康导致湿气聚集成痰的情况,应该采用健脾化痰的方法,可以选择六居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作为治疗方案;如果是因为肾功能虚弱无法控制水液而导致水液泛滥形成痰的情况,应该采用温阳化痰的方法,可以选择金匮肾气丸作为治疗方案。此外,还可以使用膏方进行调理,比如除湿膏等。
针灸调理: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痰湿体质经常同时包含脾虚湿阻型、胃热湿阻型、肝郁气滞型和脾肾两虚型等四种类型。我们医馆采用电针、刮痧和贴敷耳穴等方法进行辩证施治,临床效果良好。
环境适应: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在阴雨季节,要留意湿气的侵入。
饮食调理:要少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也不宜多喝酒,而且不要吃得太饱。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特别是一些对脾胃有益、能利湿化痰、祛除痰湿的食物,应该多吃,比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批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不同类型,其中痰湿体质是通过不同症状表现来识别的一种体质。面对这类症状,我们不应该急躁,通常可以通过中医的调理方法来处理。首先,要注意的是,痰湿体质的人不宜在潮湿的环境中待久,应该在阴雨天或潮湿季节时预防寒气的入侵,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来排除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