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寒冷,女性会出现痛经的情况,有时会感觉比以往更加严重。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个人体质虚寒,或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子宫受凉所引起的。除了平时要注意保暖外,中医师还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艾条熏灸,利用中药对特定穴位的刺激,以达到缓解痛经的效果。
1、子宫最怕冷
据周颖芳博士介绍,女性的子宫是身体中最容易受寒的部位。尤其是那些平时就怕冷,手脚容易发凉的女性,一旦受到寒冷刺激,就容易因为寒冷邪气的侵袭而出现宫寒症状。另一方面,一些女孩特别喜欢吃冷饮;或者为了追求凉爽,将空调温度调得太低;或者为了美观,常常穿露脐装或者在冬天穿着单薄的衣服等。这些不当的做法都会让身体受到寒冷的刺激,寒邪容易伤害体内的阳气,影响气血的运行,进而导致痛经的发生。
宫寒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导致痛经,紧接着性欲也会减少。更糟糕的是,由于缺乏适宜的温度,胎儿的存活和发育都会受到影响,宫寒型不孕不育也因此而产生。因为宫寒引发的白带增多,阴道内的卫生环境会下降,从而导致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发生。
2、艾条驱虚寒
为了对抗宫寒引起的痛经,周颖芳教给了大家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用艾条进行熏灸。艾条是由碾碎的艾叶混合其他草药制成的,可以在药店购买到。当冬季痛经发作时,可以点燃一支艾条,然后将其顺时针回旋熏灸在痛苦的部位(下腹和后腰),每次熏灸1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并对症治疗。这是因为,在燃烧过程中,艾条释放出的艾火能够穿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温经通络、祛寒除湿的作用。
实际上,根据严谨的中医治疗方法,艾条熏灸应该在穴位的正上方。对于宫寒,中医师通常选择两个穴位,分别是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和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但对于不了解穴位的人来说,很难找到准确的位置,因此以上介绍给大家的大面积回旋熏灸,是一个简单而好用的方法。
这一方法可以用于冬季体质虚寒、畏寒怕冷以及胃寒导致的烂便症状。对于怕冷的人来说,可以将回旋熏灸集中在足三里穴位和背部脊柱两旁的肌肉上(这是膀胱经过的三个位置);对于大便虚溏的人来说,可以集中在肚脐、肚旁以及肚下位置进行回旋熏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