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古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关于女性痛经的描述,中医对女性痛经的治疗已有几千年历史。根据中医理论,女性痛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通则痛”,指的是气血不流畅导致的痛经,另一种则是“不荣则痛”,意味着肝肾功能不足、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而引发的痛经。
大多数女性在结婚后都会自行缓解痛经:
根据医生的介绍,西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指的是生殖器官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疾病,通常出现在年轻女性身上;而继发性痛经则通常是由一些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疾病所导致,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盆腔静脉淤血、宫颈口粘连或狭窄等。
女性经期疼痛,绝大多数为原发性痛经。中医认为,遭受寒冷刺激、饮用冷水或冰饮料,经期受雨淋,或患感冒等因素引起寒凝血淤,都可能引发痛经;南方气候偏湿热,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虾蟹、芒果、荔枝等,也会导致气滞血淤,诱发痛经;过度学习和工作压力、情绪抑郁,同样可能导致经痛。
最快止痛的方法是进行针灸治疗:
月经周期前后常见的原发性痛经通常比较容易治疗。可以在月经来临之前尝试中药调理,或者服用一些舒缓疼痛的药物。如果需要快速缓解疼痛,可以考虑针灸,刺激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效果最快,可以即刻止痛。
“年轻女生初次经期时可能会出现痛经,有时可能与子宫位置不正常有关,比如前倾或后倾,或者与月经血流通道狭窄有关。女性成年、结婚生子后,这种情况通常会有所改善。”医生表示,原发性痛经多数情况下会随着结婚后而自然缓解。
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出现在患有继发性痛经的女性身上,但也容易影响年轻女性。当前,妇科门诊经常遇见这类病例。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年轻女性最好不要晚婚,因为该疾病通常是由生殖系统排液不畅引发的。根据临床实践,结婚生育通常可以改善这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