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称白带病为带下证,其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颜色、质地、气味异常,或伴随其他症状。治疗时,需根据病因分型治疗。
1、脾气虚弱,湿气过盛:带下量大,持续不断,颜色苍白或淡黄,质地黏稠,无臭味,面色萎黄,四肢温度不足,食欲减少,大便稀软,舌苔白。可使用人参归脾丸进行治疗。
2、湿热型:湿热的表现为:带下颜色黄,量多,黏稠,有臭味;胸闷口腻,小腹疼痛,尿黄赤,舌苔黄腻。适合治疗清热化湿的方法是使用治带片或二妙丸。湿毒是指带下量多,有时呈赤色或白色,或者五颜六色混杂,质地黏稠,或者类似脓样,散发出难闻的臭气。患者会感到小腹疼痛,身体发热口干,小便黄而少,大便干结,舌头呈红色,舌苔干燥且呈黄色。疗法应注重净化体内热毒素。可以选择五味消毒饮来进行治疗。肝经湿热的症状包括:白带量多,呈黄色,质地黏稠且有臭味,心烦易怒,胸胁部位少腹胀痛,食欲不振,大便稀腻,不爽畅,舌头发红,舌苔黄且粘腻。治疗应以清肝利湿为主,可选用龙胆泻肝丸作为药物选择。3. 肾虚:肾阳虚弱:带下量过多,呈稀薄的淡色或清澈如冷水,严重者可能导致漏尿。同时伴有腰酸和肢体无力感,易感冒怕冷,大便溏泄,舌头的颜色呈现淡白色。建议采用温补肾阳的方法治疗,可以使用金匮肾气丸进行治疗。肾阴不足表现为下体分泌物呈红或白色,量少且没有异味。患者会出现头晕目眩、心烦恼火、失眠多梦,舌头呈红色且舌苔很少。治疗应调养肾脏,滋养阴液,清除体内的热毒物质以停止分泌物的产生。可以考虑使用知柏地黄丸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