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本硕博连读的学生的三张证件照对比显示出令人悲伤的差异。可以看到,这位男生在博士阶段已经变得非常聪明。
在世界各国,男性秃顶现象非常普遍:
男性过早秃顶较为常见,这种头发稀疏的情况也被称为男性型脱发(male-pattern hair loss,MPHL)。根据《Trip Advisor》日本分公司的调查,针对全球男性脱发问题,他们发布了一幅有趣的“秃头世界地图”。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2.9亿名成年人患有秃头问题。而捷克被授予了称号 “世界第一秃”,该国的平均秃头率高达42.79%。紧随其后的2~5名则均由欧洲国家夺得。在亚洲中,日本排在第14位,中国的香港和上海则分别排在第15位和第21位。这个排行榜表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男性面临着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要使头皮重新恢复健康,绝非治理沙漠那样简单。
基因对于秃顶问题起到主导作用:
科学家对孪生兄弟进行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男性谢顶(MPHL)问题上的影响约为80%。这意味着基因在男性脱发的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这个结果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终于知道了脱发的真正原因,男性不必再因保留头发而过度担心身边的一切。但令人担忧的是,根据经验来看,基因引起的问题往往治疗效果不尽人意。
头发的生长是有周期的,并且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生长期、退行期、静止期和再生期。生长期一般持续3~5年,头发每个月以1厘米的速度增长,生长期的长度决定了头发的最终长度。生长期结束后,毛囊进入退行期,该阶段通常持续几周,然后进入静止期,持续3个月,头发在此期间停止生长。静止期结束后,毛囊进入再生期,直到头发生长到预定的长度。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细胞因子或信号分子都参与其中,无论是在生长期受到抑制或静止期延长,都可能导致头发变短或过早脱落。同时,毛囊的萎缩可能导致新生的头发变得细腻柔软,就像绒毛一样。患有男性型脱发的人的头发通常稀疏而柔软,这就是这个原因。
造成男性型脱发的主要原因是性激素的影响:
1942年,汉密尔顿,一位美国解剖学家,发现那些被阉割的男性不会脱发,但一旦他们开始接受睾酮治疗,脱发问题便开始出现。这个发现表明,性激素是引发男性秃发的真正原因。睾酮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组织,这些组织中包含对睾酮敏感的受体,头皮也是其中之一。那些天生对睾酮不敏感的人不会出现脱发问题。
睾酮通过其活性形式的双氢睾酮来影响头发的生长,毛发组织对于双氢睾酮的敏感度比睾酮高几倍。睾酮要转化为双氢睾酮需要一个叫做5-alpha-还原酶的催化作用。在患有男性型脱发的患者体内,5-alpha-还原酶的浓度会高于正常人。头皮上的毛囊的易感性决定了脱发的分布模式。例如,枕部的毛囊受雄激素的影响较小,所以枕部的头发脱落较少。这个特点也给男性型脱发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思路。
干细胞移植治疗脱发的可靠性几乎为零:
当MPHL进入晚期,头发的再生将变得困难,目前的治疗方法无法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幸运的是,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亚洲人,位于枕部头皮的复合毛囊很少受到双氢睾酮的影响。
当医生将枕部的头皮和毛囊整体移植到顶部和中前部的雄激素敏感区域时,这些枕部的毛囊仍然可以继续保持活跃并生长。如今,在显微技术的辅助下,自体头发移植已经进入毛囊单位移植时代。然而,并不是每个患者都有勇气和条件接受价格昂贵的手术,在头发还未丧失之前,患者更容易接受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
近年来,国内一些机构声称可以利用干细胞移植治疗脱发,但这一说法几乎没有可信度。尽管已经有科研人员开始研究毛囊干细胞的功能,但针对脱发的干细胞治疗在实验室阶段还很远。任何宣称使用干细胞治疗脱发的方法都不值得关注。至于一些无关紧要的民间“生发秘方”和“国粹秘方”,如果能确认其无毒无害,可以试试,但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