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胆并非乌鸦的胆汁,而是一种植物果实,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主要产自广西和广东地区。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疟疾。若外用乌鸦胆,其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可以将捣碎的乌鸦胆果敷在鸡眼或寻常疣上,有助于去除鸡眼和普通疣。乌鸦胆味道苦,并且具有微毒性,对我们的胃肠和肝肾有一定的损害,因此使用时要适量。患有胃肠疾病和肝肾疾病的患者,在使用乌鸦胆进行治疗时应谨慎,并在有经验的中医指导下使用。
1、阿米巴痢疾的治疗方法
根据对50个病例和65个病例的观察,近期的治愈率分别为72%和94%。其中有50个病例的复发率为6%。大多数病例在2至7天内症状即可痊愈,而大便镜检结果通常在3至5天内转为阴性。观察排便转变为阴道分泌物的时间长短,鸦胆子对滋养体作用似乎比包囊更好。有人可能认为鸦胆子对于急性和慢性病症都有一定的疗效。该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头晕、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其中,腹泻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但不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使用方法:一般采用口服和灌肠的联合使用,每个疗程为7至10天。成人每天口服3次,每次服用10-20粒鸦胆子仁,也可以少至4粒;儿童每岁服用1-2粒。把药物放入胶囊内并进行口服。每天或隔天使用15~20粒鸦胆子仁,将其打碎后浸泡于200毫升1%碳酸氢钠溶液中,浸泡时间为2小时。然后进行保留灌肠,每天1次或隔天1次。可以同时进行口服和其他治疗措施,或者在口服治疗4天后再单独使用其他治疗措施。
2、治疗疟疾
这种药对间日疟、三日疟和恶性疟都有效果,多数病例服药后可以控制发作。用法:成人每次取10粒鸦胆子仁装入胶囊中吞服,每天服药3到4次,连续服药至第4、5天时剂量减半,全程治疗为5天。小于10岁的儿童每次服用6粒,14岁以下的每次服用8粒。副作用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例如上腹部不适、饱胀、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少数患者会出现呕吐。
为了避免中毒和对脏器造成伤害,不宜长期服用鸦胆子。每次服用的剂量不应超过2克。同时,在外用时也要控制使用量。如果常见的疣状病变长在脸上,不适宜使用鸦胆子进行治疗。因为鸦胆子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而脸部皮肤娇嫩且血管丰富,敷在脸上可能导致肿胀,应该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