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体温通常保持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若超出或低于这一范围都不理想。女性怀孕后,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可能会导致体温变化。因此,对于准妈妈来说,在怀孕的早期,什么样的体温才被认为正常呢?
1、怀孕初期体温的变化源于孕激素的升温作用,可以导致体温比平时升高0.3-0.4℃。一般情况下,女性的基础体温会随生理周期变化而波动。在月经期前后,受雌激素的影响,体温会保持在36。5℃左右,随后逐渐下降,到排卵期体温最低;排卵后或怀孕后,由于孕激素的作用,体温会上升0.3-0.4℃。直到下次月经来临或前一天,体温会恢复正常水平。
2、通常在怀孕初期,孕妇的体温会略微升高,但升高范围在36.9℃-37.2℃之间,这属于正常现象。如果这种体温升高持续超过21天,且没有其他异常状况,月经未来潮,并出现早期妊娠征兆,通常可以看作是怀孕的迹象。若体温波动较大,应引起特别关注,尤其是对有习惯性流产史的患者,应采取及时措施。
3、怀孕后,女性体内产生的黄体生成素会增加。通常,在排卵前期,基础体温为36.5℃,在黄体期则会升高0.5℃以上,由此呈现出双相现象,表示女性已排卵。如果体温曲线呈现单相,没有后期体温升高,可能暗示未排卵,准确率约为70%至80%。怀孕初期,女性体温的上升是正常的生理变化。孕妇应留意体温的变化,或许能推测怀孕情况;若发现体温异常,应尽快就医检查,以排除潜在疾病。
备孕的女性每晚睡前可将体温计水银柱摇至36 ℃以下。清晨醒来后,在不说话、动作的情况下,将体温计放在舌下测量口腔温度5分钟。最好固定每天测量体温的时间,并将每日结果记录在基础体温表上,形成曲线。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