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腹泻是因为感染了轮状病毒引起的,轮状病毒在显微镜下的形状与车轮相似,因此得名。它是一种病毒性肠炎,约占秋冬季孩子腹泻病例的70-80%,所以人们通常称之为秋季腹泻或轮状病毒性肠炎。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小孩腹泻时应避免的五种食物。
小儿腹泻时应避免以下五种食物:
1、不要喝牛奶和酸奶
专家认为,酸奶和牛奶属于会产生气体的食物,吃后会引起肠道胀气,增加肠道蠕动并加重腹泻症状,所以不宜食用。对于六个月到一岁的宝宝,如果需要喝奶,可以购买专门用于腹泻的奶粉。而一岁以上断奶的宝宝可以适量喝些米汤和稀饭,以帮助恢复消化系统功能。
2、避免摄入鸡蛋、鸡汤等肉类汤料
据专家介绍,对于患有腹泻的宝宝来说,应该谨慎食用鸡蛋、肉类、鱼类、虾等富含高蛋白质的食物。因为这些高蛋白质的摄入会加重腹泻症状,对宝宝的肠道有一定的腐败作用。所以在饮食上应当注意控制。
3、忌糖
据专家指出,当糖进入肠道时,常会导致发酵反应,进而加重腹胀的症状。因此,在宝宝腹泻期间,应该尽量避免摄入糖分或限量摄入糖分。
4、避免食用富含粗纤维的水果和蔬菜
香蕉、菠萝、西瓜、青菜、白菜、毛笋、辣椒、韭菜和红薯等水果和蔬菜富含粗纤维素。粗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导致宝宝的腹泻症状加重。
5、避免摄入豆类食物和豆制品
豆类食品例如青豆、蚕豆、黄豆、绿豆、豆芽、豆腐和粉丝,因为含有大量纤维和丰富的蛋白质,有可能会导致宝宝肠道蠕动加强,引起胀气及加重腹泻的症状。
预防和治疗小儿腹泻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小儿腹泻病是指小孩排便性状变化或次数增多的情况,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还可能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长时间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丢失,同时还会流失大量电解质,比如钠、钾、镁等,造成电解质紊乱,甚至可能导致酸碱平衡失调。以下是本文总结的4个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家长正确预防和治疗小儿腹泻。
合理喂养,避免盲目禁食。腹泻脱水患儿,除非严重呕吐,应继续进食以缓解病情、缩短病程并促进恢复。腹泻时,会失去大量水分和无机盐,禁食或过度控制饮食会影响儿童健康。因此,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儿童,应继续纯母乳喂养,但要注意少量多次喂食。如果是人工喂养儿童,可改用无乳糖奶粉。已开始添加辅食的儿童可以适量减少辅食摄入量,或者暂停辅食。调整饮食时,以清淡为主。
腹泻初期不适宜用止泻药。腹泻是身体的一种反应,有助于排出毒素和未消化的食物。因此,在儿童腹泻时无需急着立即使用止泻药,特别是腹泻初期不能用抑制肠道蠕动的药物,而应治疗因腹泻而导致的脱水和营养不良问题。
抗生素不可滥用。小儿腹泻主要由病毒感染和喂养不当引起,所以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因为人体肠道中有许多细菌,它们按照一定的比例保持着相对平衡。如果使用抗生素,会杀死人体内有益的细菌,而对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条件致病菌和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等会失去制约而大量繁殖,导致菌群失调。建议在专业儿科医师的指导下,在正规医院用药。
采取预防措施很重要。要注意饮食的卫生,确保食物的新鲜。食具和奶具应该定期煮沸消毒。小孩子在饭前和大便后要洗手,并保持指甲的整洁。平时要注意增强体质,增加户外活动,给孩子进行体格锻炼,提高其免疫力,避免受到各种疾病和有害刺激的感染。每次婴幼儿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如果局部皮肤发红,可涂抹5%的鞣酸软膏并按摩一会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要注意女婴会阴部的卫生,预防上行尿路感染。护理病患儿前后要洗手,对于腹泻患儿,被污染的衣物和被子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