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恶劣时,父母会给孩子增减衣物,但即便如此,孩子仍可能会感冒。西医对感冒不进行分类,然而中医则将感冒分为几种不同类型。
1、风寒感冒
感冒通常是由于休息不足,并且暴露在风中或受凉的原因引起的。病情一般发展迅速。症状包括怕冷怕风,甚至会寒战(需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厚被子才感觉舒服),头痛,颈部活动不灵活,全身酸痛,轻微发热,一般不出汗,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痰呈稀白色,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如果患有风寒感冒,只需要想办法出汗,比如喝热水、热粥、生姜汤后盖厚被子。通常,手脚会偏冷,性格内向的阳虚体质的人感染风寒后更容易患上风寒感冒。
2、风热感冒
主要的症状有体温升高,轻微恶寒,鼻塞、流鼻涕,咳嗽声音大,可能有厚黄痰,头痛,口渴多饮,咽喉发红、干燥、疼痛和痒,大便干燥,小便黄色,检查可见扁桃体肿胀红肿,咽部充血,舌苔黄或黄厚,舌头红,脉搏快而浮。值得注意的是,在冬季也有可能得上风热感冒,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季,因为有暖气,室内温度较高,空气湿度相对较低,这时候呼吸道的抵抗力会降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感受到寒冷后会很快转化为热。得了风热感冒后,应多喝水,少说话,保持正常的大便,可以喝一些解热和解毒的药物,如板蓝根冲剂,以缓解症状。平时体型较瘦,脾气易急躁,阳气过盛或阴血不足的人,在患感冒时容易出现热感。
3、风湿感冒
主要表现为身体发热重,稍微怕风,汗量少,四肢酸重疼痛,头脑昏沉,有胀痛感,咳嗽,痰呈黄色黏稠,鼻涕也是黄色黏稠,心烦,口中有黏腻感,无味道,口渴但不爱喝水,有时会恶心,胸闷,尿量少,舌苔薄黄且有腻味。平时脾胃功能虚弱,消化不良,体内湿气偏多的人一旦感染风邪,容易转化为风湿而出现感冒的症状。反过来,感染湿气后也容易影响脾胃功能,所以感冒后必须注意饮食要清淡,保持大便通畅,少食用肥甘味厚、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症状。如有需要,可以服用一些山楂丸来帮助消化。
4、风燥犯肺
主要表现是咳嗽和喉咙干痒疼痛,口腔、舌头、嘴唇和鼻子干燥,没有痰或者只有少量又粘连成丝,不容易咳出,或者痰中带有血丝,初期还伴有鼻塞、头痛、微寒、微热、舌苔薄白、颜色发红、干燥而少分泌体液等症状。长期患有疾病导致体液流失、长时间饮水不足的老人,或者本来体内阳气偏盛的人,在感受到寒风之后容易引发肺部干燥。肺部干燥之后应该多喝白开水,可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白天饮用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可以补充身体水分又能够滋润肺部止咳,还可以抗老化。另外,要注意戒烟戒酒、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补充充足的维生素。
感冒需要采取针对症状的治疗方法,这样可以更快地痊愈。小编提醒感冒患者,应多喝水,避免食用寒性食物,这样可以加速身体康复进程。